东方网3月14日消息:记者昨晚获悉,国际钢琴大师竞相争夺的“神童”牛牛,因为种种原因,遭到了“读书难”的问题。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董金平介绍说,牛牛现在的文化课程,只得由家教及钢琴指导老师汤蓓华挑担。董书记感慨道:“对于特殊人才的教育培养,我们应该采用特殊的手段……无论如何我也要攻下这个难关,让孩子尽快坐进课堂。”
牛牛原就读于厦门市一家实验小学,他虽调皮好动
,但学习成绩始终排名第一。上海音乐学院“引进”牛牛,但附属上音附小只招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,还是小学二年级的牛牛,暂时只能做“编外人员”。据董书记称,上音附小作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,文化课程方面师资力量则略显薄弱。为了培养有文化的音乐人才,上音正在积极与沪上某重点小学挂钩,将小学生的文化课程交由该小学“托管”,未来牛牛刚好可以搭船进这所小学“借读”。
牛牛父母收入不高,为了儿子学琴,母亲放下工作,陪伴儿子来到上海,并在指导老师周铿、汤蓓华夫妇家附近租下房子。“母亲希望儿子就近读书,一来怕牛牛来回赶太累,另外也想省下些交通费。”汤蓓华老师对记者说,为使牛牛能进理想学校,牛牛妈跑遍了附近小学,但没有一家肯收的。“几家小学的领导对牛牛显得很不了解,说上海有十万琴童,都说是‘神童’,哪来那么多?”《劳动报》发表了牛牛的系列报道后,牛牛妈喜出望外,信心陡然回升:“这下好了,我不再是‘口说无凭’了……”汤蓓华说,尽管牛牛非常聪明,目前学习没什么困难,但他必须回到课堂上去,生活在同龄人中间。“他应该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,应该接受集体主义思想的熏陶,应该有助人为乐、互帮互学的概念,应该有他天真烂漫的生活,这对牛牛的心理培养很重要。”董书记说,学校会义不容辞地为牛牛争取读书的权力:“我相信,牛牛很快就会背着书包上学堂。”